种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,是保障粮仓的基石。想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,就必须实现种业攻关,实现种业种源自主可控。而这一预期还需要多方发力。
近日,农业农村部公告第一批72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(圃)和19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。这些国家农作物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分布于29个省。
据了解,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包括1个长期库、1个复份库1个、15个中期库、55个种质圃。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包括1个长期库、18个专业性种质资源库,相关类型包括食用菌、肥料微生物、植保微生物、饲料微生物等。
这一资源库名单的公布,意味着目前我国已经组成了以长期库为核心,复份库、中期库、种质圃等为辅助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。此外,我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基本成型。然而育种是一项高风险、大投入、周期长的产业。有了基础体系框架,后续仍面临着种子培育、资金投入、技术引导等多个问题。
创新扶持是振兴种业的重要手段。早在2021年,《“十四五”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》对“十四五”全面部署了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总体思路、框架体系、重点项目、保障措施等。随后,种研实验室提上日程。今年3月,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府种业实验室(揭牌成立,围绕四个方向设立功能实验室,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、生物育种技术开发、优异基因挖掘利用和抗逆生理生化研究,实现分子育种从2.0到4.0的跨越,建设号种业创新平台。
6月,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工程启动,围绕种质资源安全与生物安全研究、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、重大品种推广配套技术研究等任务布局……这些实验室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,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、种源自主可控提供了支撑,促进“十四五”种业蓝图重新加工构建。
但也要看到种业不能仅仅依靠高校、研究院支撑,还应引入新的创新、研发主体:技术企业。
8月初,农业农村部办公厅《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公布,一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揭晓。通过技术企业引入,推动种业“破难题”“补短板”,给予种业新力量。
《通知》发布后,农业农村部根据企业规模、创新能力等关键指标,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了69家农作物、86家畜禽、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,组建一批强有力的种业队伍,激发研究企业活力,促进种业发展。
种业发展建设如火如荼。基于该批资源库名单,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同地方农业农村部门,组织签订国家级种质资源库三方协议,落实省级主管部门、属地政府和保护主体三方责任。强化指导服务,加强考核评估,推动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,筑牢种业振兴的种质资源根基。
编者按:种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性产业,更是国家基础性核心产业。随着“十四五”种业规划的发布,种业被置于更重要的地位。面对种业技术攻关难题,实施政企学结合,推动产业研深度融合,创新体制机制、加大种业科研投入,引进专业人才,实现从基础理论研究到重大技术攻关再到突破性品种培育,推动种业全链更新,实现种业稳步发展。
(资料来源:人民网、农业农村部等)
原标题:一批农作物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公布 推动种质优势转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