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

您现在的位置:兴旺宝>农业机械网>资讯列表>连接世界、服务行业、赋能企业!CAC2025在沪盛大开幕

企业推荐

更多

连接世界、服务行业、赋能企业!CAC2025在沪盛大开幕

2025年03月18日 08:57:16 人气: 13983 来源: CAC农化展
  3月17日,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及植保展览会(CAC2025)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盛大开幕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,在行业稳增长、拓市场、促外贸的新时期,CAC2025的召开备受瞩目。
 
  CAC2025设置植保(CropProtection)、肥料(FSHOW)、农化装备及植保器械(CACE)、农业科技(AgTech)四大分题展,展会规模再创新高,展览面积达160,000平方米,吸引海内外2,236家企业参展。展会首日观众接踵而至、现场人气爆棚,数万名行业人士齐聚,共商世界农化和农业科技新发展。
 
 
  四展联动
 
  种植业投入品产业链全覆盖
 
植保展CropProtection
 
  植保展(CropProtection)植根世界农药产业,服务全球植保领域,吸引海内外千余家企业参展,农药生产经营龙头企业悉数亮相,中间体、催化剂、增效及配方技术等农药产业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,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企业踊跃参与,登记试验、市场咨询、物流等服务贸易商积极展示服务新方案。
 
肥料展FSHOW
 
  肥料展(FSHOW)汇集行业上下游资源,聚焦肥料全品类创新,从传统大肥到专精特肥,从本土龙头到国际巨头,全球肥料行业革新趋势在这里集中展示,为全球肥料行业注入创新活力。
 
农化装备及植保器械展CACE
 
  农化装备及植保器械展(CACE)展示前沿的技术理念、先进的生产装备、综合的生产解决方案、包装全流程设备与智能化方案、全新的包装理念和包材、高效的农化产品施用器械,推进全球农化行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。
 
农业科技展AgTech
 
  农业科技展(AgTech)聚焦种子、灌溉、温室、智慧农业四大板块,展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方向,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。
 
展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
 
  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家海外企业在7.2馆1.2馆海外展区集中展示领先的生产技术、优质的产品、全新的服务理念,其中韩国、土耳其以展团形式参展。展会注册参观观众覆盖更多国家,其中印度、韩国、越南、泰国、巴基斯坦、俄罗斯、阿根廷、蒙古等国家组织参观团前来进行贸易洽谈。
 
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新平台
 
  CAC2025首次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区,吸引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农业信息研究所等11所科研院校参加,以解决行业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为基础,集中展示38项最新科研成果,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新平台,促进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。
 
同期活动汇聚全球专家智慧
 
  CAC2025期间举办的2025年CAC会议周,汇聚全球100多位专家智慧,涉及植保、肥料、农业科技三大领域。
 
 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和农业农村部“农业走出去企业座谈会"的重要部署要求,做好稳增长促外贸工作,在CAC展览会召开前夕,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于3月16日在上海举办“农药进出口座谈会”,邀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、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等同志,洋山海关相关部门及18家企业代表参会,座谈会由中国贸促会化工行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继刚主持。
 
  会上,赵俊贵副会长对2024年度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经济运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,对农药企业“走出去”提出建设性意见。扬农化工、润丰股份、中农立华、河北诚信等企业介绍本企业的发展现状、走出去的新方向和新思路,反映当前农药产品进出口遇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和新困难,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。黄修柱所长积极回应企业诉求,表示将继续认真梳理、深入研究,农药检定所能解决的将尽快解决;需要会同相关部门论证推动解决的,将进行积极协调。他表示通过本次座谈会与企业的交流互动,有助于农药检定所更好地服务我国农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;他鼓励在座企业要强化创新主体地位,在行业创新中进一步发挥作用。
 
  作为全球农化行业的年度盛会,自1999年首办以来,CAC展览会已成为链接上下游、连接国内外的全球化商贸交流平台。CAC2025的盛大召开,将进一步发挥CAC展览会连接世界、服务行业、赋能企业的作用,我们相信本届展会将为农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,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加速融合注入新动力,必将在服务全球农业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 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qq:1097660699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兴旺宝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兴旺宝,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,https://www.xwboo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