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

您现在的位置:兴旺宝>农业机械网>资讯列表>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(第五批)》,农业领域包括这几项技术!

企业推荐

更多

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(第五批)》,农业领域包括这几项技术!

2025年02月21日 14:14:43 人气: 15310 来源: 农机网整理发布
  为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,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近日,生态环境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《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(第五批)》,共包括5个重点方向共103项低碳技术。
 
  其中农业领域降碳类共包括“粪-沼-蔬”生态循环与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化技术、农业有机固废酶解高效腐熟关键技术、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、生物动力循环种养生态减排技术、基于太阳能高效利用替代高碳排放供暖的设施农业减碳系统技术等5项技术,详情如下:
 
  1、“粪-沼-蔬”生态循环与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化技术
 
  技术内容:利用猪粪尿厌氧发酵产沼气,沼气提纯生产生物天然气,沼液精准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,沼液浓缩生产高端有机水溶肥,沼液硝化减排固氮和水培蔬菜种植。
 
  技术适用范围:适用于种养结合全产业链行业与能源行业协同发展领域。
 
  2、农业有机固废酶解高效腐熟关键技术
 
  技术内容:采用全封闭式高温(80℃~85℃)快速发酵装备,结合复合酶解制剂,将农业有机固废腐熟时间缩短到2h,实现高产能连续生产。本技术可对原料中病原微生物实现100%杀灭效果、不同抗生素残留转化率100%,同时采用保氮固碳腐熟新工艺,通过密闭发酵减少碳排放、碳氮排放,腐熟过程中二氧化碳、氨气排放趋近于零,无甲烷形成。
 
  技术适用范围:适用于农业有机固废的酶解高效腐熟及资源转化利用。
 
  3、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
 
  技术内容:通过利用粮堆内部的“冷芯”和“冷源”来调节仓温和粮温,冬季通过通风系统降低粮温并蓄存冷量,利用自然环境中的低温来预冷粮堆,形成一个天然的“冷芯”,为夏季控温做准备;夏季利用小功率风机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抽出,通过保温风管输送到仓内空间,以此来降低仓温和粮堆的温度梯度。
 
  技术适用范围:适用于保温、隔热和气密性较好,具备一机多道通风系统的平房仓、浅圆仓和立筒仓。适用于经过冬季通风降温后全仓平均粮温在 5℃以下、夏季明显存在“热皮冷芯”现象的散装储存粮堆。适用于冬季蓄冷条件更好的低温干燥储粮生态区(第2区)、低温高湿储粮生态区(第 3区)以及中温干燥储粮生态区(第4区)。
 
  4、生物动力循环种养生态减排技术
 
  技术内容:利用生物动力和生物益生菌技术改善畜禽肠道微生物环境,实现林、农、工三业互补融合发展,提高林业附加值;原位资源化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、绿废、粪污等有机污染物,以及资源化利用无机污染物生产现代农业设施,优化林业机械作业和绿色清洁能源空间。
 
  技术适用范围:低效林改造、生态农业、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和风光新能源产业。
 
  5、基于太阳能高效利用替代高碳排放供暖的设施农业减碳系统技术
 
  技术内容:通过与设施农业日光温室结构的耦合,以不低于65%的光热转化效率吸收热量,进而通过水、土壤存储,并通过高效的换热方式,加热设施农业的环境温度与根区土壤温度,达到在寒旱地区瓜果、蔬菜类农产品越冬生产所需的绿色低碳低成本能源供给的需求。
 
  技术适用范围:陕西、宁夏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等地区的戈壁荒漠节水、节能型设施农业。
 
  对此,AI元宝认为,这5项技术的推广将加速农业绿色低碳技术标准化、产业化进程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
 
  •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与减排增效
 
  例如“粪-沼-蔬”生态循环技术通过猪粪尿厌氧发酵产沼气并提纯为生物天然气,沼液用于精准施肥和水培蔬菜种植,实现种养结合全产业链的碳减排与资源高效利用。农业有机固废酶解技术则通过高温快速发酵缩短处理时间至2小时,减少碳排放和甲烷生成,同时实现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残留的100%控制。
 
  • 促进农业技术规模化应用与成本降低
 
  目录中技术如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通过调节粮堆温度降低能耗,适用于全国多个储粮生态区,可减少粮食储存环节的碳排放。太阳能设施农业减碳系统技术则针对西北干旱地区,通过光热转化实现绿色能源供给,降低传统供暖碳排放。这些技术的推广将推动农业降本增效,提升绿色生产竞争力。
 
  • 强化区域适应性发展与产业融合
 
  技术如生物动力循环种养技术结合林、农、工三产,优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能源布局,适用于低效林改造和生态农业发展。同时,政策文件(如农业农村部2025年指导意见)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体系,与目录技术形成协同效应,推动区域农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。
 
  • 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
 
  通过秸秆还田、有机肥施用等技术(如目录中保氮固碳工艺),增强农田土壤固碳能力,结合农业碳汇交易试点(如浙江茶园碳汇案例),推动农业从“排放源”向“碳汇载体”转变。
 
  免责声明:本文借鉴AI生成综合整理,在任何情况下,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,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。文中技术目录相关内容来源于生态环境部。
关键词: 低碳技术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qq:1097660699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兴旺宝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兴旺宝,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,https://www.xwboo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